了解皮肤炎症,守护肌肤健康

肌肤,是人体的美丽外衣与健康防线。然而,皮肤炎症却如同隐匿的“敌人”,时刻威胁着肌肤的健康与美丽。

在肌皮肤炎症的微观世界里,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、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已经细胞信号通路的失衡,都成为出发炎症的关键因素。当外界的过敏原、刺激物,或是内部的代谢紊乱、内分泌失调与免疫系统失调等因素相互作用,便会引起皮肤炎症反应,表现丘疹、红斑、水疱、渗液、瘙痒、疼痛等症状。

了解皮肤炎症是开启肌肤健康之门的钥匙。探入探究其成因、机制和临床表现,有助于我们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与治疗策略。让我们携手踏上这段旅程,探索皮肤炎症的奥秘,守护肌肤的纯净与健康。开启这场守护之旅,让肌肤焕发光彩。

了解皮肤炎症,守护肌肤健康

什么是皮肤炎症

皮肤炎症,简单来说是皮肤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刺激后,免疫系统发起的一种防御性反应。当我们的皮肤接触到过敏原、细菌、真菌、病毒、紫外线过度照射,或者由于内分泌失调、精神压力、遗传因素等内部原因,都可能触发皮肤的炎症反应。

从细胞层面上看,当刺激发生时,皮肤内的免疫细胞,如巨噬细胞、T细胞、肥大细胞等会被激活。它们释放出一系列炎症介质,如白细胞介素、肿瘤坏死因子、组胺等,引起血管扩张、通透性增加,大量的免疫细胞和血浆渗出到组织中,表现为皮肤的红肿、发热。同时,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,导致瘙痒、疼痛等不适感。

在外观上,皮肤炎症可能表现为红斑、丘疹、水疱、脓疱、渗液、结痂、脱屑等多种症状。常见的皮肤炎症类型有接触型皮炎,通常是皮肤接触到某些刺激性物质或过敏原后发生;湿疹,病因比较复杂,可能与遗传、免疫、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;脂溢性皮炎,好发于头皮、面部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;还有日光性皮炎,是由于皮肤过度暴露在眼光下引起等等。

了解皮肤炎症,守护肌肤健康

皮肤炎症的症状

一、过敏性皮肤炎症

1.接触性皮炎

急性接触性皮炎

▪症状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迅速出现

▪皮肤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、丘疹、水疱,严重时可出现大疱,疱壁紧张,内容物澄清。水疱破裂后露出糜烂面,有明显的渗液。皮损发生的部位与接触物的部位一致,如接触化妆品的面部、接触表带的手腕部位等。

▪自觉症状为瘙痒、灼痛或胀痛感。

亚急性接触性皮炎

▪红肿、水疱、渗液减轻

▪皮损以红斑、丘疹、结痂、鳞屑为主,可有轻度的湿润

▪仍有不同程度的瘙痒

慢性接触型皮炎

▪长期反复接触过敏原或刺激物所致

▪皮损表现为皮肤增厚、粗糙、苔藓样变,可伴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

▪瘙痒程度轻重不一,时轻时重

2.湿疹

急性湿疹

▪好发于头面、耳后、四肢远端、阴囊、肛周等部位

▪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栗粒大小的丘疹、丘疱疹或小水疱,基底潮红,逐渐融合成片。由于瘙抓,丘疹、丘疱疹或水疱疹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,边缘不清。

▪自觉剧烈瘙痒

亚急性湿疹

▪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,皮损以小丘疹、结痂或鳞屑为主,仅有少量的丘疱疹及糜烂,仍有剧烈瘙痒。

慢性湿疹

▪常由急性湿疹、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转而来

▪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、浸润,棕红色或色素沉着,表面粗糙,覆鳞屑,或因抓破而结痂。自觉瘙痒剧烈。常见于小腿、手、足、肘窝、腘窝、外阴、肛门等处。

二、感染性皮肤炎症

1.脓疱疮

寻常型脓疱疮

▪又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,皮损初起为红色斑点或小丘疹,迅速转变为脓疱,周围有明显的红晕。脓疱壁薄,易破溃,脓液干燥后形成蜜黄色厚痂。

▪皮损好发于面部、口周、鼻孔周围、耳廓及四周暴露部位

▪自觉瘙痒,一般无全身症状

深脓疱疮

▪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

▪皮损好发于小腿或臀部。初起为脓疱,逐渐向深部发展,形成溃疡,表面有蛎壳状黑褐色痂皮,周围有炎性红晕。去除痂皮后可见边缘陡峭的碟状溃疡。

▪自觉疼痛,伴有发热、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。

三、脂溢性皮炎

头皮脂溢性皮炎

▪初起为毛囊口周红色小丘疹,渐融合成暗红色或黄红色斑,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,对称分布。

▪头皮损害可扩展至前额、耳后及颈后

面部脂溢性皮炎

▪多见于眉弓、鼻翼旁、鼻唇沟、耳后等部位

▪变现为大片泛红,重者红斑片上覆以油腻性鳞屑,多油

四、日光性皮炎

急性日光性皮炎

▪于暴晒后数小时内,在暴露部位出现皮肤红肿,亦可起水疱或大疱。皮损部位有烧灼感、痒感或刺痛

▪轻者1-2天皮疹可逐渐消退,有脱屑或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;重者可伴有发热、头痛、心悸、乏力、恶心、呕吐等全身症状。

慢性日光性皮炎

▪表现为皮肤干燥、粗糙、脱屑、色素沉着、毛细血管扩张

了解皮肤炎症,守护肌肤健康

皮肤炎症的诱因

  一、内部因素

1.遗传因素

部分皮肤炎症具有遗传易感性。例如,特应性皮炎往往有家族遗传性倾向,如果家族中有成员患有特应性皮炎,其他亲属患病的风险也会增加。

2.内分泌失调

激素水平的变化:女性在生理期、孕期、更年期等特殊生理阶段,体内的雌激素、孕激素等激素水平会发生较大变化,可能导致皮肤的敏感性增加,容易引发皮肤炎症

内分泌疾病: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、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时,激素分泌失调,会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,增加皮肤炎症的发生几率

3.免疫功能异常

当人体免疫系统出现功能紊乱,如免疫细胞过度活化、免疫调节失衡等,可能会将自身的皮肤组织误认为外来抗原进行攻击,引发自身免疫性皮肤炎症,如系统性红斑狼疮、银屑病等。

二、外部因素

1.物理性刺激

紫外线照射:过度暴露于阳光下,紫外线中的UVA和UVB会损伤皮肤细胞的DNA,激活皮肤的炎症反应,导致晒伤、日光性皮炎等皮肤炎症的发生。长期的紫外线照射还可能导致皮肤老化、色素沉着、皮肤癌等问题。

温度变化:极端的温度,如高温烫伤、低温冻伤,或者冷热交替过于频繁,都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和损伤,引发炎症反应。

机械摩擦:长期穿戴过紧的衣物、鞋子,或者佩戴首饰等,对皮肤造成持续的摩擦和压迫,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和炎症,如摩擦性皮炎、鸡眼等。

2.化学性刺激

化妆品和护肤品:使用了含有刺激性成分(香料、酒精、防腐剂、表面活性剂等)的化妆品和护肤品,或者对其中的某些成分过敏,可能导致接触型皮炎、化妆品性皮炎等皮肤炎症。

清洁剂和消毒剂:频繁接触洗衣粉、洗洁精、消毒剂等化学物质,这些物质中的化学成分可能会损伤皮肤的屏障功能,导致皮肤干燥、瘙痒、红肿等炎症症状。

药物:某些外用或内服的药物可能会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或刺激性反应,导致药疹、药物性皮炎等皮肤炎症。

三、生物性因素

细菌感染: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链球菌等细菌感染皮肤,可引起脓疱疮、毛囊炎、疖肿等化脓性皮肤炎症。

真菌感染:皮肤廯菌感染可引起手足廯、体廯、股廯、头廯等皮肤廯病;念珠菌感染可引起念珠菌性皮炎、念珠菌性甲沟炎等。

病毒感染:单纯疱疹病毒、水痘-带状疱疹型病毒、人乳头瘤病毒等病毒感染皮肤,可分别引起单纯疱疹、水痘、带状疱疹、寻常疣、扁平疣等病毒性皮肤炎症。

寄生虫和昆虫叮咬:疥螨感染可引起疥疮;蚊虫、跳蚤、螨虫等昆虫叮咬皮肤,可引起虫咬性皮炎。

皮肤炎症的治疗和预防

一、治疗

 轻度炎症:可以通过冷敷、使用温和的护肤品、避免刺激等方式缓解症状。如果症状没有缓解,需要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用药物(如糖皮质激素、抗生素、抗真菌药等)或口服药物(如抗组胺药、消炎药等)进行治疗。

严重炎症:对于严重的皮肤炎症,如大面积的湿疹、严重的过敏性皮炎等,可能需要系统治疗,如光疗、免抑制剂治疗等。

二、预防

做好皮肤清洁和保湿:选择温和的清洁产品,保持皮肤清洁的同时,避免过度清洁。使用保湿产品时,增强皮肤的屏障功能。

注意防晒:外出时涂抹防晒霜、戴帽子、打遮阳伞等,避免皮肤暴露在阳光下。

合理饮食:多吃蔬菜水果,少吃高糖、高脂肪、辛辣食物和酒精。

规律作息:保持充足的睡眠,避免压力过大,适当运动,增强身体免疫力。

了解皮肤炎症,守护肌肤健康

海洋黄金—贻贝粘蛋白

20世纪70年代晚期,美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了贻贝粘蛋白。随后,在1983年后,贻贝粘蛋白的研究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,其研究进展多次刊登于《自然》《科学》等杂质。

美国西北大学发现了贻贝粘蛋白的生物粘合剂作用;瑞典皇家理工发现了其形成保护膜作用;开普大学发现了其愈合作用;诺贝尔医学奖Jan-Christer Janson教授发现了其抑制局部炎症的作用。

我国对贻贝粘蛋白的实验室研究已有十年,2014年正式进入医疗市场。

1.抑制炎症介质释放:在炎症反应过程中,身体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,如细胞质子、白介素、组胺等。贻贝粘蛋白能够调节细胞信号通路,抑制这些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,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和持续时间。

2.抗氧化作用:炎症反应往往伴随着氧化应激,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。自由基的过度积累会对细胞核组织造成损伤,加重炎症。贻贝粘蛋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,可以有效的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,降低氧化应激对细胞的伤害,减轻炎症反应对组织的破坏,从而发挥抗炎功效。

3.调节免疫反应: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炎症发生时会被激活。然而,过度或持续的免疫反应可能会导致炎症加重。贻贝粘蛋白可以调节免疫细胞(如巨噬细胞、T细胞、B细胞等)的活性好功能,使免疫反应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,避免过度免疫反应造成的炎症损伤。

4.形成保护膜:贻贝粘蛋白能够快速在皮肤或黏膜表面形成一层均匀、透气且具有一定粘性的保护膜。这层保护膜可以物理性地阻隔外界刺激物(如细菌、过敏原、化学物质等)与组织的接触。减少这些刺激物对组织的刺激和损伤。进而降低炎症的发生风险和发展程度。

5.促进组织修复:在炎症发生后,组织修复是恢复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。贻贝黏蛋白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迁移,加速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,使炎症部位更快地恢复正常状态,从而间接起到抗炎的作用。

推荐阅读:

马齿苋 | 敏感肌的最爱

皮肤敏感时,先抗炎 or 先修复屏障?

文章、图片来源于网上,内容不代表润妍立场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发布者:Dr.sun

(0)
Dr.sun的头像Dr.sun
上一篇 2024年 10月 6日 上午4:21
下一篇 2024年 10月 6日 上午4:45

相关推荐

  • 为什么面部会有皱纹?

    为什么面部会有皱纹? 一、自身因素 两方面解释,第一就是面部皮肤,相对于其他部分的皮肤,相对来讲比较薄,因为我们知道皮肤主要是靠皮下的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支撑着,因为面部的皮肤本身就比较薄,所以它吸收营养的能力稍微差一点,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,它的皮下脂肪组织不断的萎缩,所以说皮肤的弹力纤维和胶原蛋白的含量,也逐渐的流失,所以皮肤弹性和伸展性相对来讲就比较差一点…

    2024年 12月 29日
    12500
  • 四招改善毛孔粗大,轻松拥有细腻肌肤

    毛孔粗大是很多人的困扰,不过别担心,只要掌握以下四招,就能有效改善毛孔粗大问题。 一、脸部热敷洁面后用毛巾热敷脸 3 – 5 分钟。这个步骤可以让毛孔充分打开,为后续清除黑头等杂质做好准备。热敷还能促进血液循环,让肌肤更加红润有光泽。 二、用卸妆油按摩滴几滴卸妆油或者宝宝油在脸部打圈按摩,3 分钟后用洁面巾擦除。以油溶“油”的原理可以去除脸上过多…

    2024年 10月 6日
    19900
  • 皮肤全面抗衰

    随着岁月的流逝,每个人都希望保持年轻的容颜。但你是否了解,抗衰老化妆品是如何帮助我们抵御时间的侵蚀,保持肌肤的青春活力? 皮肤是人体与外界环境接触面积最大的器官,是将人体与环境隔开的一道屏障。它不仅能保护人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,避免体内水分流失,还具有一定的美容作用。器官的衰老贯穿人的一生。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,由于年龄、紫外线照射、化学污染等原因,会出现…

    2025年 1月 1日
    9000
  • 有了川字纹怎么办?

    在眉间形成的纵向皱纹叫眉间纹,又称为川字纹。眉间纹有动态和静态两种,如果只有在皱眉头时,眉间出现凹陷的川字纹,那你这是动态川字纹。这是皱眉肌和眉间肌收缩做出表情时,牵扯皮肤及皮肤下组织而折叠形成的。 静态川字纹就比较好理解,不做表情眉间就有川字纹。这是皱眉头做多了,皮肤和组织折叠多以及皮肤衰老、重力等共同作用形成的,而且一旦形成就比较难去除。 川字纹管理办法…

    2025年 1月 5日
    23500
  • 好皮肤从代谢开始!

   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,也是保护身体不受外界侵害的第一道防线。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,皮肤代谢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。今天就来一起来了解一下皮肤的新陈代谢吧! 皮肤新陈代谢周期 1、表皮的新陈代谢周期是28天左右。 2、真皮层和表皮层不一样,真皮层的新陈代谢非常缓慢,自我更新修复的能力很弱,一般需要30天左右,严重的在60天左右。 代谢缓慢的影响 1、老废角质堆…

    2024年 12月 3日
    26000
  • 不是漂亮的女生做皮肤管理,是做皮肤管理的女生才漂亮

    当你还在犹豫时、半途而废时,别人坚持做皮肤管理的都变年轻、漂亮了。而且皮肤管理需要坚持做,每周一次,解决皮肤问题、维持年轻态。 对自己相貌不够自信,脸上有痘痘、色斑、黑头、细纹、红血丝、红肿等皮肤问题。皮肤管理能解决这些问题。0、对自己身材不满意,比较胖、肌肉松弛。可以做高周波身体管理,瘦身减脂,轻松塑造小蛮腰。1、 同龄人比你年轻、有活力。定期皮肤管理,从…

    2025年 3月 25日
    2700
  • 衰老的三个阶段式,断崖式衰老正确抗老思路

    ✅肌肤的六层对应的老化症状 ①表皮一肤质粗糙,痤疮与斑点,肤色黯沉无光泽; ②真皮一明质酸流失,真皮变薄; ③浅层脂肪一面部脂肪下垂移位,面部干瘪,纹路显现; ④SMAS筋膜一下垂移位,面部失去支撑力,开始松垂; ⑤表情肌和肌腱、韧带一面部松弛;⑥深筋膜一与肌肉的关系非常密切,随肌肉的分层而分层,面部整体的松弛下垂 ✅皮肤衰老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,到了25岁以…

    2024年 12月 24日
    31900
  • 光电治疗后肌肤干、红、肿、热,该如何处理呢?

    随着医美技术的不断发展,光电治疗凭借创伤小、安全性高、恢复期短等优势,在现代皮肤美容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。但同时,光电治疗后,也可能会出现干、红、肿、热等反应,这是为什么呢?又该如何处理呢? 光电治疗的原理 光电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多数基于光热作用或电热作用原理,在治疗过程中常对皮肤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热损伤。其作用原理都是通过不同的波长、热能作用于皮肤不同…

    2024年 9月 29日
    50000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返回顶部